close
 

68歲的急性心肌梗塞病患,因嚴重冠狀動脈狹窄問題必須直接接受繞道手術。

“可是他有交待生重病時不要插管,讓他好好地走,不要有痛苦。”

“如果開完刀會好呢?妳們也要替他做這種放棄生命的決定??”在苦口婆心的勸說及刻意壓低心因性休克的危險性的情形之下,終於家屬同意手術,而病人也順利恢復。但是到普通病房幾天後又因肺部情形不佳(長期抽煙的慢性阻塞性肺疾),喘及肺炎重新入加護病房被插管;同時併發腎衰竭需要定期洗腎。

“醫生,我們當初的決定是不是錯的?我看他好痛苦!”病人女兒哭訴著。

“然後呢?他很痛苦,然後呢?難道我們可以殺了他嗎……..”我又被這社會光怪陸離的生死觀給激怒了。

 

在亞東時期我们有太多辛苦了好幾個星期、甚至好幾個月後病患才走的血淋淋個案;我常在想,這些病患最後的痛苦還不都是我们造成的?

但是”No pain, no gain.”

也是因為有這些努力,我們才能救回大多數的病人,甚至寫下奇蹟(如我們網站上”特殊成功案例”那些病人)。

--我永遠記得三年前的某位病患:也是急性心肌梗塞而且在心導管室因心臟破裂,緊急開胸裝置葉克膜;當我推他進開刀房手術時,連學長都告誡我”不要浪費醫療資源!!”。之後又經歷了無數次的開胸止血、拔除葉克膜、清創、補皮,最後病人是走著出院的,並且存活至今。如果過程中我有任何的遲疑,家屬有任何過早的放棄表示,我想結局都要改寫吧?!

也難怪”自殺”在十大死因一直都存在--大家這樣畏懼痛苦。

“想太開”其實只是”懦弱”的另一種表現。

如果急性病症都可以當不治之症來做安寧療護,我想我們這些做急重症的科別都該轉行或去喝西北風了。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醫院裏的另一種極端是”想不開”:家屬想不開一定是醫生的錯;但醫生想不開呢?

想不透一個推出手術室時已是死一半的病人,為什麼還要在數個小時之後裝上葉克膜,甚至還換第二套?

想不透為什麼不在病人變差的時候好好開示家屬,卻要到CPR時繼續裝上葉克膜、讓病患走的那麼悽慘,那麼沒有尊嚴?

 

我覺得我們的社會病了,而且病得不輕。

我不願意把每個醫生都想成唯利是圖的人--每一套的葉克膜裝置都有它的技術費。

但可以確定的是醫生的”醫學倫理學”大多沒學好。

上醫醫國,中醫醫人,下醫醫病

 

忙著醫病,沒機會醫國,只希望我的筆能帶來某些影響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eeshaojung 的頭像
    leeshaojung

    痞客邦木容世家

    leeshaoj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