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21.惠氏的宜芳
敬愛的老師和各位夥伴們:
從星期天的"不可置信"到今天, 看到了大家心情上的蛻變, 感謝黃老師投出了第一球, 不只穩定了軍心, 也讓大家有了互相分享看法的機會, 從大家的轉變中看到智慧; 要面對失敗真的不容易, 但成為一個真正的人, 學會失敗並勇敢往前走卻是很重要. 僅用前一陣子在班上盛傳的文章"哈佛最受歡迎的課"再與大家分享:
本-沙哈爾希望他的學生,學會接受自己,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;要擺脫「完美主義」,要「學會失敗」。
本-沙哈爾還為學生簡化出10條小貼紙:
1:遵從你內心的熱情。
選擇對你有意義並且能讓你快樂的課,不要只是為了輕鬆地拿一個A而選課,或選你朋友上的課,或是別人認為你應該上的課。
2:多和朋友們在一起。
不要被日常工作纏身,親密的人際關係,是你幸福感的信號,最有可能為你帶來幸福。
3:學會失敗。
成功沒有捷徑,歷史上有成就的人,總是敢於行動,也會經常失敗。
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,絆住你嘗試新事物的腳步。
4:接受自己全然為人。
失望、煩亂、悲傷是人性的一部分。接納這些,並把它們當成自然之事,允許自己偶爾的失落和傷感。然後問問自己,能做些什麼來讓自己感覺好過一點。
5:簡化生活。
更多並不總代表更好,好事多了,不一定有利。你選了太多的課嗎?
參加了太多的活動嗎?應求精而不在多。
6:有規律地鍛煉。
體育運動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。每週只要3次,每次只要30分鐘,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。
7:睡眠。
雖然有時「熬通宵」是不可避免的,但每天7到9小時的睡眠是一筆非常棒的投資。
這樣,在醒著的時候,你會更有效率、更有創造力,也會更開心。
8.慷慨。
現在,你的錢包裡可能沒有太多錢,你也沒有太多時間。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無法助人。
「給予」和「接受」是一件事的兩個面。當我們幫助別人時,我們也在幫助自己;當我們幫助自己時,也是在間接地幫助他人。
9:勇敢。
勇氣並不是不恐懼,而是心懷恐懼,仍依然向前。
10:表達感激。
生活中,不要把你的家人、朋友、健康、教育等這一切當成理所當然的。
它們都是你回味無窮的禮物。記錄他人的點滴恩惠,始終保持感恩之心。
每天或至少每週一次,請你把它們記下來。
我們的學習, 是一個有機體,其難能可貴之處, 他是不斷地蛻變與進化, 很榮幸有這個機會與大家一起奮鬥與成長.
宜芳
22.智文,本隊隊長令人動容的發言
Deal all,
Deal all,
坦白說,我的調整的程度沒有黃老師好。對於比賽的結果,到今天早上才釋懷。
不過,依舊在意勝負。因為,這是我們當初的原動力。
我一直在思考,什麼樣的學校稱得上是偉大的學校??
是競賽中百戰百勝??還是擁有無數知名的老師和學生??
進入決賽的隊伍在簡報完後,又有誰不在意輸贏??
試想,當結果與自認為的理所當然差距甚大時,又該如何反應??
是怨天尤人,頹廢喪志,還是咒駡人性的醜陋?
從賽後在執行長、黃老師和各位學長姊的身上我看到和所學到的,
其實遠比個案比賽本身收穫還大。這時的表現才是一般學校與偉大學校的
差異所在。順風球大家都會打。但,面對逆境時又有幾人能信心自持?
難到執行長和黃老師不在乎比賽的輸贏??
但是,我看到的是他們不斷地安撫隊員、鼓勵隊員。
我也看到可敬的學長姊們思考的是下次如何真正達到三連勝的目標!!!
比賽結束了嗎??
我想還沒有,在我們還不知道台大是如何輸而政大是如何贏以前,
我們的任務還沒有結束。
我們要如何給下一屆一個更好的比賽建議??
無論是外部結構或是內部訓練的改進都是我們該思考的。
最後,我要謝謝各位給我的學習。這次的事件不就是一個很好的個案??
所幸這樣的結果是發生在台大,因為我們承受的起。
現在,我很確定台大是個偉大的學校。
大家加油!!!
BEAM 隊
黃智文
23. Allen再次發言:
各位好
我也回應一下。
本來聽到成績後,心裏想:評審是不是把成績拿顛倒了!?
其實這次出賽,壓力本來就比較大--因為已經連贏兩屆了;輸不得。所以,預賽前大家都抱著必勝的決心,也因此四隊都進入決賽。事後,我在想,是否就是因為這一支陽春全壘打,而使我們鬆懈,讓對手在九局下逆轉?如果今天台大只有兩隊進決賽,是不是會更同仇敵愾,留住冠軍杯?
我也不確定。不過,多多少少,這可能使大家忽略了"黑天鵝效應",讓不太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可能。若果如此,我們應該要檢討...當所有人都在欣喜若狂的時候,可別忘了潛藏在四周的黑天鵝...
不論如何,這次比賽讓我留下深刻的回憶。就像我在賽後和隊員說的那句話:很高興能和各位一起打過這場仗!
謝謝台大,讓我有機會與諸位將才一同經歷戰場的洗禮。
可惡的黑天鵝...若要舉辦餐會,別忘了點一盤鵝肉...
Have a good day...
Allen
安蘭仲
24. 學長孫醫師的智慧
大家好:
身為前兩屆大賽的參賽選手,此刻想起組隊當時的絕望,和上下一心對於連莊的渴望,心中不免又升起一股熟悉激動,願與大夥分享:
三倍的刺激 x 三倍的反應 = 900% 的跳昇 (quantum leap)
回想備戰的過程,讓我體驗到前所未有有的刺激,而臨場比賽中呼喚而出意想不到的反應,更給我們帶來終身難忘的狂喜。這種感覺,只有曾經全力投入的人才能完全理解(如果你硬是要個比喻,就回想初戀時的患得患失吧!)。如此強大的印記,是我就讀EMBA過程中最珍貴的收穫。如果,你當初就一頭栽了進來,恭喜你,你已經完成的九倍數的跳昇。反之,你開始就猶豫不定,錯失了進場的機會,真抱歉,你已經損失的一筆千載難逢的紅利,下次請早啊!因為:
Return = -900% ~ +900%
徹底學會並勇於承擔系統性風險的損失
這次比賽的結果超乎大家的期待,主要的落差來自於決賽裁判口味和標準的變動所致。每個人嘴巴都說勝負乃兵家常事,心裡頭卻是千刀萬刮,詛咒不已。咒罵原因不外是;裁判不公、人情因素、學校制衡、故意給台大難看、評審專業素養不足.....如果大家願意心平氣和來分析上述理由,歸納原因就會得到一個熟悉的名詞-- 系统风险損失 (systemic risk loss),試著借用維基百科的定義來看:
系统风险又称市场风险或不可分散风险,是由公司(參賽者)外部因素引起的....虽然不同的公司(參賽者)对系统风险的敏感程度不一样,但系统风险是公司(參賽者)自身无法控制的。系统风险无法通过投资组合(參賽組合)进行有效的分散...(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系统风险)
試想,如果公司的損失是肇因於全球金融危機,我們很清楚知道,此乃非戰之罪也。那麼,難過、失意、悲傷、不平豈不是個失敗弱者的心態嗎?其實,身處危難的宿命是,我們經歷過慘痛的洗禮,能夠坦然面對失敗,勇敢的承擔後果,迅速反擊,谷底翻身。
承擔風險的能力 (risk sustainability),這不正是我們上過的一堂課嗎?
還捨不得畢業的 95A 孫維仁
Conclusion--我的心得:
謝謝黃老師及執行長
謝謝智文!
謝謝大家的留言,討論
坦白說
我應該是台大情結最嚴重的人之一
所以我完全認同智文所言
"所幸這樣的結果是發生在台大,因為我們承受的起"
我想我們欠缺的是麟智所言
"完全 KO對手的力量"
沒關係
我們才一年級
大家加油 !!
後記
我覺得康主任講得最正確:
第一的永遠不要跟第二比
否則難免人有失手馬有失蹄......

後記
我覺得康主任講得最正確:
第一的永遠不要跟第二比
否則難免人有失手馬有失蹄......


全站熱搜